四川信息港  社会新闻

 

因地制宜,建“一园一社四场”

“我们这里过去没啥产业,唐伟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种了大黄、白芍、前胡三十亩,大概预计收入三万多块。”近日,旺苍县英萃镇响水村贫困户贺天余站在自己的产业园里高兴地说。

响水村平均海拔1140米,高山上散居着262户1014名群众,自然条件恶劣,道路通行困难,水利设施落后,住房简陋破损。到2014年底,全村尚有贫困户58户215人,贫困发生率达21%,是全县97个贫困村之一。

“唐伟来农村是真正干事情的,出得起力,流得下汗。”村民言语中提到的唐伟是广元市总工会下派响水村的第一书记,也是“一园一社四场”响水经验的创始人。

所谓“一园一社四场”,即在联盟社建成思源现代农业园区、成立旺苍县响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田垭社建猕猴桃种植家庭农场、在太阳社建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东风社建生猪养殖家庭农场、在联盟社建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充分带动全村群众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而促成这一切的唐伟也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爬山涉水、走家串户,查看村容村貌,与群众座谈,一起制定脱贫规划,简简单单几行字,说起来容易,而对当时在机关上班的唐伟来说困难重重,“当时接受这个任务充满信心,但是到村之后村容村貌,群众的质疑,曾经使自己无比沮丧。”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深刻理解他们的想法。”唐伟表示,几年里,他结合自身资源,积极主动与市县总工会对接,许多贫困户的根本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赢得了山区质朴群众的民心。

唐伟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双脱贫”的目标,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当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灌溉难”“用电难”等脱贫“瓶颈”,并鼓励支持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致富能人、农民党员等通过“合作社+基地+种养专业大户+能人+贫困户”模式,帮助当地村民找到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响水村的产业发展结合山区的特点,做的非常成功,我们专程来学习,就是要把他们这种好的经验带回关山,让关山村的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高阳镇关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钱惠远由衷称赞。

在唐伟的努力下,响水村把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地实际相结合,在全村发展了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等具有一定规模、独具特色的产业项目,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响水村的成功实践成了一剂脱贫攻坚的强心针,周边的乡镇纷纷前往响水学习经验。

目前,响水村种植核桃1200亩,大黄200亩,板栗500亩,魔芋300亩,天麻1000窝,食用菌5.1万棒,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为贫困户户均投入3000元,新建圈舍1300平方米,养殖土鸡4540只,该村已于2016年脱贫摘帽。

如今的响水村,新建的32.7公里村社道路四通八达,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一园一社四场”响水经验也正在逐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