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犍为县玉津镇的代纯武家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随行的医疗卫生专家。30多年前,在煤矿工作的代纯武因意外受伤,腿部落下了残疾,享受相关工伤待遇。但随着病情发展和年龄增加,代纯武行动越发不便,只能长期卧床休养。于是代纯武便向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提出了申请,希望能配备一台轮椅,以方便出行。
 
考虑到代纯武已经80岁高龄,又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到医院进行检查。接到申请后,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立即开启“绿色通道”,会同相关专家上门为代纯武进行医检,作为他能否享受相关工伤待遇的重要依据。
 
上门服务  获一致好评
 
从2009年起,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针对伤(病)情严重及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率先在全省开展了“绿色通道、随到随鉴”服务项目,定期组织鉴定组的医疗卫生专家深入边远山区、矿山及群众家中,采取上门医检、随到随检等方式,为特殊群体开展鉴定服务,获得申请人员一致好评。
 
今年82岁的冯世珍是原犍为县滴水岩煤矿的退休职工。1985年,工作中的冯世珍不幸从高楼坠下,头部受到重创,因伤残退休。自从退休后,冯世珍便一直由女儿马兰和女婿照料。“2015年6月,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连我们都不认识了。”更令马兰担忧的是,因一次意外摔伤,母亲瘫痪在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看着整日躺在病床上,难受时只会像孩子一样喊“妈妈、妈妈”的母亲,马兰心里是又难过又自责。“我们两口子都是下岗职工,母亲随时需要人照料,也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经济确实很困难。”对于马兰来说,为母亲申请护理依赖等级鉴定、享受相关工伤待遇,就能为母亲提供更好的照料,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得知冯世珍的情况后,日前,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组织专家上门,仔细检查了冯世珍老人目前的伤情。这样就免去了他们一家来回奔波的辛苦,只需要在家中等待最后的鉴定结果就可以了。
 
据悉,自从开展“绿色通道”服务以来,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共开通“绿色通道”332次服务,为395人进行了上门医检鉴定服务。由于边远山区、矿山职工文化普遍不高,对工伤政策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还专门组织了宣传队伍,定期到基层开展“政策下乡”活动,足迹遍布我市民族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52个乡镇,为广大参保群众送政策、送服务。
 
勇挑重担 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市人社局的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大厅,墙上“真诚、严谨、规范、公正”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大厅设有劳动能力鉴定受理、政策咨询、绿色通道、结论领取等服务窗口。柜台上摆放着办事指南和资料架,鉴定人员正在窗口有条不紊地办理业务。
 
大厅的墙上还挂着由人社部颁发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14——2016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的奖牌。“荣誉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和鞭策。”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于2006年,主要服务全市2000余家工伤参保单位、60余万参保职工和居民。
 
2015年,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契机,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市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着力在优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全面落实分类鉴定、阳光服务、延伸服务。中心在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领导下,严格按照委员会要求管理医疗卫生专家库,组织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并按规定程序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审核劳动能力鉴定有关资料,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专人负责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的文书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力争为全市鉴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