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四川新闻

 

【学者手记】  

  作者:周振超(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推动成渝两地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在重庆生活了十多年,由于工作原因,时常往来于成渝之间,真切体会到了“川渝一家亲”的意味。洪崖洞、解放碑、“8D交通”构成了魔幻山城,宽窄巷子、春熙路、茶文化成就了闲适锦城。不同文化风格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记得我以前自驾去成都,遇到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通常要耗费七八个小时。现在川渝高速公路10处省界站实现无阻断通行,在收费站排队等候的时间至少缩短一半。两地之间高铁出行只需1小时左右。随着交通日益便利,时间短了,交流多了,心也近了。

  成渝的发展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8年6月,川渝在重庆签署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到,双方初步建立主要领导共同召集、轮流主持的联席会议制度。今天,成渝两地已进入“相向发展”的快车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双城记”正在上演。

  但我们也要看到,推进成渝两地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互联互通的水平需要提高,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需要增强,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需要强化。关于如何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我有两点体会:

  形成新格局,迈开普惠共赢新步伐。成渝两地要认真落实中央政策部署,完善双城政策协调、利益表达等多层协商和联动机制,为释放两地一体化发展红利夯实信任基础。特别是要推进两地中间地带区域的发展,改变以往建设投入薄弱的局面,以交通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使两地之间的经济发展连片成域。坚持错位发展,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高质量项目做好准备。

  展现新作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同化水平。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围绕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等关键环节深度发力。要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领域无缝接续、标准互认。加强双城经济圈内部市场监管、税务、劳动和知识产权等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与信息共享。推动各类政务服务异地可办、两地通办,强化服务的标准、规范和刚性要求,注重服务的细节和品质,切实提升服务实效。

  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古圣先贤的智慧延续到今天,演绎出“二城同心”的美好图景。我相信,只要成渝两地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理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体制机制,定能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王斯敏、张国圣、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