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周刊新闻

 

之所以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发展,是因为这些企业体量虽然不大,但依靠创新却能有大作为。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要让“小巨人”迸发出持久的大能量,关键还在于创新。

  近一段时间,“专精特新”成为一个热词,在多个重要场合被提及。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月27日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指出,“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它们“小而尖”“小而专”,长期专注于某些细分领域,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上深耕细作,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有些企业因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一跃成为行业中的“小巨人”。

  之所以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发展,是因为这些企业体量虽然不大,但依靠创新却能有大作为。这样的例子有不少,比如湖南一家公司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帮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安徽一家公司成功攻克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难题,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北京一家公司凭借一根链条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链条高端制造……这些企业或许规模不够庞大、外表不够鲜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行业单项冠军,凭借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独领风骚。

  也正因为此,近年来政府部门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以期激发“专精新特”的最大潜能。今年2月份,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2021年至2025年,分3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资本市场亦有助攻,培育“小巨人”效应突出。新三板通过设立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已成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平台;科创板专攻“硬科技”,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创业板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其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融资渠道。

  借力政策的好风,一批企业得以“上青云”。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加上此前已认定的两批,全国共有4762家企业上榜,它们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产业领域,普遍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优,指向经济发展的未来。

  不过,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专精特新”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协调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以及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待改善,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专精特新”就难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可能一闪而过,归为籍籍无名。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要让“小巨人”迸发出持久的大能量,关键还在于创新。

  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应因地制宜、革新先行,为“专精特新”量身打造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配套支持政策,尤其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可以实施差异化措施,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主板市场、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使其多一份行稳致远的从容,把精力更多用于研发创新。

  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以“专精特新”为目标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对“卡脖子”难题不回避不放弃,牢牢掌握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稳步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配套专家”或“单打冠军”。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充满活力的“小巨人”,多样性、差异化的“专精特新”,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可以预期,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企业自身的久久为功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企业成长为行业中的“小巨人”,甚至修炼为“巨人”,勇闯国际竞争中的“无人区”。(李华林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