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文化新闻

 

《生活新报》《九江晨报》《上海商报》《京华时报》……从2015年开始,一张张曾叱咤传媒界、显示民生晴雨表的报纸在众声喧哗中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化为无数新闻人背后的一声叹息。纸媒命运的大转折,并不是偶然,互联网促成的信息化时代,白纸黑字的报纸,更像是一封温暖的家书,在电子邮箱、QQ、微信替代我们鸿雁传书的当下,尽管在传播的路程上消耗了时间,但对于重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而言,纸媒同家书一样,仍然具有人与人之间沟通、传递情感、思想交流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显示,我国报纸在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近20年来成为发展飞速的行业之一。截至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报纸风风火火的岁月里,应该说,副刊呈现出的多元文化和向心力不可小觑。而读者对副刊的偏爱,不管是都市报,还是党报,从来没有缺席过。
 
当下,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电子媒体的步步紧逼,纸媒在极力拓展外围,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对阵地的经营和保护须“守得住,放得开”。纸媒要想在这场危机中趟出一条路来,提升副刊的地位,发挥副刊的作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而如何提升和发挥,则有自己的禁忌和雷区,如若一味为了拉拢读者不设底线,只会得不偿失。近年来,网络化给纸媒造成的冲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猎奇、博人眼球的文体新闻、娱乐绯闻长盛不衰,而恶搞之作、谣言也大有染指纸媒的趋势,以往权威化的纸媒形象,开始在读者面前衰减。特别是一些娱乐新闻,不以透露他人隐私为耻,反以为荣,在读者中大肆渲染明星出轨、离婚等个人隐私,给公众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也使得报纸副刊成为街头巷尾无聊的谈资。低俗化、平庸化,在一定程度上蚕食着副刊文化的营养,副刊精神的提振和弘扬,迫在眉睫,也箭在弦上。
 
新的时代,新的命题,新的转身。报纸副刊真正面临的不是何去何从的问题,而是认识自我,传递力量,与读者心贴心。要想获得读者的认同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需要设身处地地真正了解这个时代的缺失,为读者架起内心虚弱的桥梁。构建起报纸的副刊精神,打造自己的副刊品牌,副刊人要从内心寻,而不要向外求。
 
作为地方性的报纸,虽然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上与央媒等级别的报纸有很大的落差,亦步亦趋的行走方式很难巩固自己的阵地。在资讯收集、传播速度上被甩出很远距离的地方性报纸,在追逐新闻事业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地方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唯有地方文化,才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土壤的唯一亮点。就根植于巴蜀文化的川内报纸而言,多民族培育出的多元文化丰富多彩,而盆地所造就的盆地文化也是让外来者视觉和感官受到冲击的抢眼之处。把握自己的文化特质,运用副刊语言传递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地域性、神秘性,是报纸副刊人手头掌握的金山银山,利用得好,利用得妙,何愁副刊的卖点少,不吸引人?
 
报纸副刊在当下亟需树立起一种自觉意识,应该主动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边缘地带向主流阵地靠齐。在为读者提供色香味俱佳的满汉全席之余,要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打造强有力的编采队伍,实现副刊队伍和读者群的共同成长。
 
从人类对沟通和获取信息的天然秉性而言,从文化和精神从未缺席过我们漫长人生的追寻来说,报纸副刊所表达的叙事永远不可能被我们所抛弃。文化的传播变化的只是一件衣服而已,不管是纸媒渗透出的书香之气,还是互联网世界对文字的重新组合,有一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那就是写字的人还在继续着播撒传统文化的文字生涯,读者依旧守候在汉字旁边,在阅读中感受自己和世界的分分合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副刊花开二度的美好春天正在来临,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提振精神,用虔诚之心,继续书写这个美好而值得期待的时代。(文/宋亚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