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文化新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魏氏戏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叶树尧为镇上居民把脉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传统家庭美德教育,留下无数极具教诲意义的家风家训,“孔融让梨”、“岳母刺字”、“闻鸡起舞”等故事广为流传。在乐山市沙湾区,就有这么两户家庭,他们一直秉承祖辈流传下来的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传欢乐颂美德小小戏班获殊荣
 
在沙湾区嘉农镇,魏氏戏班深受百姓喜爱。
 
魏氏戏班几十年如一日地走街串巷,传播传统文化,颂扬真善美,为群众送上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受乡村邻里好评。
 
2016年12月12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魏氏戏班创立者魏世铎的家庭作为乐山市的唯一代表,荣获家庭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家庭。
 
谈到魏氏戏班,不得不提魏少波。
 
魏少波是魏氏戏班的开创者。他常常教育家人和徒弟,做事先做人,要正直不阿、自食其力、淡泊名利,多关心百姓疾苦。“见红不捧、见软不欺、见贫就扶。”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了魏家的家训。
 
为了把家训传承下去,魏家人取名也很讲究。儿子叫魏世铎,孙子叫魏承训,曾孙叫魏恩源,家族四代名字都是魏少波在世时取好的。魏少波希望,子子孙孙都能承接家训感恩思源。
 
1989年冬天,魏世铎回家务农时,看到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文化生活却十分枯燥,打牌赌钱、酗酒滋事、不愿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时有发生。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当地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他将酷爱艺术的老伴和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的一大家人组建成嘉农业余川剧团,把尊老爱幼、团结和睦新风尚和一些违法乱纪的不良现象,编排成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相声、小品、快板等节目,在镇里、区里甚至乐山演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很多政策法规和新风尚,经他们编成节目宣传后,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
 
后来,嘉农业余川剧团改名魏氏戏班。
 
二十几年来,凭借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和深厚的艺术功底,魏氏戏班穿梭于各种舞台,走一路红一路,演一场火一场。近10年期间,魏氏戏班先后表演节目900多场次,观众多达10多万人次。
 
在日常生活中,魏家人也很和善,谁家有困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搭把手是常事。他们始终秉持祖辈传下来的精神,做事做人不能见利忘义。
 
魏氏戏班先后荣获沙湾区第四届“感动沙湾人和事”、“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以及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殊荣。
 
对于获得的诸多荣誉,魏家人十分珍惜。魏承训表示,魏氏戏班将坚守家风家训,传播正能量,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重医德精医技家风家训世代传
 
沙湾区福禄镇的叶家是著名的“中药世家”,从祖辈叶成德行医算起,至今已延续了5代人。
 
清朝咸丰八年,叶成德的儿子叶长荣从乐山牛华镇(今乐山市中区九峰镇青衣坝村一带)迁来福禄行医,创建“华元堂”。他以“重在医德、乐善好施”为家训,以医术传家,医德立家,仁心兴家,造福了一方百姓。
 
叶长荣之子叶崇仁深受家训影响,医术精湛,悬壶济世,他的故事至今被完整记录在福禄镇地方志中,广为传颂。
 
叶家第四代传人叶世祥钻研医术,更是将“华元堂”发扬光大。
 
如今,“华元堂”的第五代传人叶树超和叶树尧兄弟俩,仍坚守着祖辈留下的精神领地,造福一方百姓。
 
5月24日,记者前往福禄镇采访,看到叶树尧正在为镇上居民郑友枝把脉。
 
“没有问题,脉象是正常的,不用担心。”叶树尧笑呵呵地嘱咐郑友枝,“最近几天气温高,注意休息,干活路不要太劳累了。”
 
郑友枝是叶树尧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的病人。2010年,只有20多岁的郑友枝喝下了百草枯,生命垂危。当时,很多人都说没治了。叶树尧没有放弃。他不忍看到郑友枝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救治。就这样,叶树尧把毕生所学的中医知识全部用上,终于把郑友枝救了回来。如今这个病例被成都中医药大学收为典型案例。

“叶医生不但医术高,而且对病人也非常好,除了我们镇上居民,还有很多外地人来找他看病。”把完脉,郑友枝主动告诉记者。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叶树尧的病例上,记录着来自北京、丽江、珠海等地病人的信息。然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为沐川县的杨凤英治病。
 
1997年,年仅18岁的杨凤英上山砍柴时不慎跌落摔伤,瘫痪在床。由于家境贫寒没钱治病,导致杨凤英的背部坏死并长满了蛆。眼看着枯瘦如柴的杨凤英,生命垂危,家人没办法,开始为她准备后事。
 
叶树尧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上杨凤英的家人,表达了想试一试的念头。经杨家人同意之后,他开始到杨凤英家里为其治疗。
 
每隔一天,叶树尧就会往沐川跑一趟,为杨凤英换药。那个年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到杨凤英家,只能先坐客车后步行。清晨6点,叶树尧就得出门乘车,中午才能到达杨凤英家,换完药回到自己家中时,已经是晚上。尽管来回路途非常辛苦,但叶树尧坚持了大半年。药物治疗辅以精神鼓励,杨凤英居然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后来,杨凤英慢慢痊愈,直至跟正常人无异。2000年,她还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考虑到杨家的特殊情况,叶树尧仅收了1024元。说实话,这些钱连路费都不够,更别说医药费了。但叶树尧不但没有计较,反而觉得很开心。他说,看见一个年轻的生命重新站起来,就觉得没有辜负叶家先祖的期望。
 
叶家家族教育子女以德为先,也延续了一个好习惯,家族里面的长辈都会给晚辈写信,晚辈也会回信自省,这个“互动”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叶树尧至今都保存着母亲对他的“勉励”,用来告诫自己,警醒后人。
 
如今,叶树尧已过花甲之年,但他仍坚持每天看书,遇到好的书还不忘记跟女儿分享讨论,女儿也乐意把喜欢的东西跟自己的小孩分享。现在叶树尧的大孙女已经习惯了每晚在读书声中睡去。
 
叶家是个和睦的大家族,家族里的每个人都积极奋进。他们希望,在长辈的影响和带动下,把叶家的家风家训永远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