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四川新闻

 

 (记者 仲健鸿)12月3日下午3时,解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二——“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会议资料显示,本场发布会将由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李晓骏主持,省科技厅厅长刘东进行主发布,参与会议的还有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和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凯。

  四川新闻网记者将为您全程滚动播报这场发布会,并把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带到会场。

  15:03

  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15:03

  【李晓骏】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对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目标,为了让大家了解我省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方面的有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科技厅厅长刘东先生,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先生,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先生,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凯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四川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请刘东厅长介绍情况。

  15:05

  【刘东】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利用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全省推进创新发展的有关事项。四川是科技资源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工作,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实现“两个跨越”的重大战略,超前部署、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大幅提升。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0亿元,今年预计会超过135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超过50%。二是区域创新平台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四川省被国家列入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高新区获批西部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有3家由省级高新区上升为国家高新区。

  三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今年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41家,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经费占科技经费的70%以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在前列,实施创业四川行动,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10000家以上,同比增长超过45%,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设立了规模20亿元的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四是科研院所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确立了“转化一批、深化一批、改制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已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下一步,全省科技系统将切实履行职能,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紧紧抓住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一事关四川长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科学编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着力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凝练一批重大专项,推进“十大任务”。

  一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20000家以上,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三是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依托成德绵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发展壮大国家、省级高新区,优化高新区布局。支持建设轨道交通、暗物质等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长寿命高温材料、生物治疗、电子薄膜与器件等一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起以重点区域、创新园区、产业基地、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新优势。

  四是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推进绵阳科技城先行先试政策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落地实施,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推进建设银河·596、航天产业园、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促进军民优势资源相互流动、相互转化。

  五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支持各市(州)、县(市、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兴众创空间,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建设。建设一批以“成都蓉创广场”、“郫县菁蓉镇”、“环交大智慧城”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聚集区。支持科技人员、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草根能人“四路大军”创新创业,让创新创业热潮在巴蜀大地蓬勃兴起。

  六是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快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推广“盈创动力”模式,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建设,开展常态化科技金融对接活动,抓好成都高新区、绵阳市的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做实“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七是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强化创新实践能力评价,增加知识产权运用、成果转化和推广、创办领办企业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创造潜能,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八是推进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中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深入推进我省与以色列的科技合作。推进四川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与匈牙利汽车创新联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科技创新与经济开放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九是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化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推广试点经验和模式。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大力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抓好30余家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充分激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十是推进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启动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行动,构建科技扶贫平台、产业技术支撑、科技人才服务等六大体系,建立覆盖88个贫困县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贫困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贫困地区产业科技含量,依靠适用技术增收致富。

  15:25

  【李晓骏】

  谢谢刘厅长,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

  15:26

  【媒体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军民融合是四川全民创新改革特色两点,在“十三五”期间四川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第二个问题,刚刚咱们刘东厅长也提到,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有四路大军,我们网友就特别关心,在对草根能人支持这一块,我们有哪些具体举措?

  15:28

  【许州】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重要决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一是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推动国防科研院所改革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强与院企、央属的军工企业战略合作,在川推动布局实施航空发动机、飞机总机、大型舰船核动力、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第二是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促进我省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相互转化。

  三是要加快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转化交易试点等工作,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

  第四个举措是加快建立军民融合核心载体。要大力建设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科技新城、航空新城和空气动力心城建设,建好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各类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银河596、航空产业园等一大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来推动我们省的军民融合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四川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15:34

  【刘东】

  我们推动双创工作提出了四路大军,其中一路就是草根人群,创新创业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只要你有一技所长,只要你有创新创业的潜能,我们就要支持,就要发挥你的技能。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支持。一是出台了一批支持政策,四川省制定了非常多的支持返乡民工创新创业的政策,我们也出台了小额贷款支持创新创业,从政策体系上我们正在不断地完善。

  二是我们大力创办科技型孵化器,除了要求各个市州都要大力建设孵化器之外,还要求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孵化器,这就是为一大批草根能人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我曾经到一个县,这个县城建立了一大批众创空间,我也看到一批年轻人在这里创业,其中有一个创业者,他没有学历,但是他有很强的技能创新能力,搞一些小发明,我看见他的时候,他有一个手指有残疾,我问他手是怎么回事,他说我是搞创新的时候受伤了,他说我以前在乡镇上干了三五年没有什么成果,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创新平台。现在在县上有了众创空间,我来了以后迅速办了企业,开展了三个项目。我陪省领导去看了这三个项目,我们都感到惊讶,这就是创新创业平台为这些草根能人技能进一步释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我们正在研究重点实验室向草根能人开放,只要你有项目我们就建立一批开放实验室平台,通过一定程序,在全省范围内依靠一个协作来支持。四是只要有创新创业人群,有实实在在的创新项目,进了我们的众创空间,我们都会牵线搭桥建立辅导机制,用成功人士的经验来弥补草根能人创新创业经验方面的不足,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

  15:40

  【媒体记者】

  我的问题是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请问一下陈主任,我们产业创新有没有具体计划和举措?

  15:43

  【陈新有】

  2025最新向外界公布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紧接着在5月19号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省经信委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下,积极主动、了解沟通、全面掌握中国制造2025的内容以及着力方向,四川省的《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也在10月份省政府的常务会上获得通过。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实施。关于如何结合产业创新推动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的行动计划,一是2025的提出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发展的要求,这些很多媒体都做了解读,我这里就不再说了。四川省提出的“两个跨越”中,一个就是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中国制造2025也是解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大概从2010年,我国就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我们还远远不是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很多高端装备要依赖国外,所以在建设强国目标里面,制造强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四川是经济大省,我们的工业大而不强。我们今年有13000亿工业增加值,但是其中传统工业占比差不多有3/4,很多产品还是低端的,竞争力不强,比如钢铁产业。大家知道,我国钢铁产业是严重的产能过剩,但是一些高端的产品还要依赖进口。四川省现在一年消耗钢材大概超过5千万吨,而我们自己生产的这一部分只有约2千万吨。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面,我们的企业也是举步维艰。我们再看,产业结构单一、落后,我们的钢铁产能里面3/4都主要是钢筋,通过这一点我们看得出来我们大而不强的问题。

  所以,中国制造2025,包括四川的行动计划应该说为四川工业强省指明了方向。我们也提出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与电子信息,例如航空与燃机,高端的发电装备等,也提出了十来个重点发展方向,应该说为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结合省委的七次全会精神,结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定具体来抓落实。第一,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也就是科学、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在工业强省过程当要坚定、坚决贯彻落实的,因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研究出来的成果,它是指导我们一步一步去努力实现的指针。

  第二,坚持转型发展,要高点起步。我们现在遇到了很多困难,文件当中也有很多案例。在我们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更多的要想到转型,要主动地转型,我们西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要高点起步,这也是省委为我们四川发展,特别是四川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我们现在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转入中高速,四川地处西部,我们本身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差距,这在产业特别是工业方面非常明显。尽管我们处于新常态,由于我们有很多差距,我们要实现同步全面小康,还要发展得更快一些,所以我们还要坚定信心,抢抓各种机遇,包括国家的重大机遇,比如前不久工信部在全国确定了40多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我们的长虹就是其中之一。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15:51

  【媒体记者】

  刚刚各位领导已经介绍了四川在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的新举措,针对科技型中笑微企业培育工程?四川省培育模式是什么?和北上广深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有什么不同?我们四川省培育模式有什么特色和亮点?谢谢!

  15:52

  【吴凯】

  非常高兴回答问题,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我们这几年来在培育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方面,着力在孵化器和产业方面向两头延伸。在前端着力培育草根创业者,为他们提供办公场所,提供低廉的住宿条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给他们搭建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同时给他们配置创业辅导导师。在后端,在产业化方面,着力在金融支撑方面引进天使、风投的支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去帮助他们把产品做出来,到市场上参与竞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通过我们的支持已经走出了高新区,不仅在成都抱团长大,而且在省内其他地方和省外引进人才和进行资本合作。我就回答到这里。

  15:54

  【媒体记者】

  四川作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在“十三五”期间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想请问,抓好这件头等大事对四川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能不能创造一些四川经验?

  15:56

  【刘东】

  之所以把它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就是要推动四川真正依靠技术进步,依靠人的素质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做到这一点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批准给我们整个转型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推动过程当中,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从八个方面重点推进。这八个方面涉及到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是要通过我们的试验,使整个创新驱动各方面的工作取得突破,力争在“十三五”实现真正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这八个方面文件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赘述。

  你说哪些领域可以成为亮点?我觉得,中央文件对四川依托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有一系列安排和部署的,中央文件要求在七个方面认真推进,但是对于四川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军民融合的新的体制机制,使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推动社会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变成可持续的力量。所以亮点,我首先体会这是中央给四川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是不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要从区域创新平台的搭建,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潜能释放,科技金融的进一步结合和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推动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这些方面,我认为可能都有亮点,也可能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推进转型发展中探索一些新的经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成果。谢谢!

  15:59

  【媒体记者】

  推进成德绵区域协同创新在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涉及到跨行政区域协同是比较不容易的,四川将怎样推动成德绵三地一体化改革?成德绵先行先试和全省全域转型发展是什么关系?

  16:00

  【刘东】

  大家都知道,成德绵区域是全省经济发展比较领先的区域,这个区域加快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引领作用是无疑的。这三个市的创新资源特别富集。作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科技经济怎样更紧密地结合,科技潜能如何进一步释放,科技资源如何共享,在更大的范围内聚集更多的创新要素,这是我们思考这个区域开展全面创新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以前谈规划,谈聚焦都在平面上,就是一个市,一个县单独进行研究。全面创新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我们要把这些东西立体化,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聚集创新资源为我所用。既然要打破,就得在更宽泛的范围内规划、研究,同时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打破行政区划的时候,你得考虑互利共赢,而不是简单用行政方式来聚集创新资源。我们认为,在跨区域形成协同创新方面,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一是推进创新平台共建。在这个区域我们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一大批国家级研究院所都在这个区域高度聚集。怎样搭建共同创新平台,成都有的,是不是可以为绵阳所用?绵阳有的,是不是可以为德阳所用?我们要搭建这样一个协作的平台,在创新领域明确的前提下聚集一批共创的平台。平台搭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推进创新资源共享。对于科技创新来说,信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前提。要创新,是不是要站在更宽泛范围内研究数据,来研究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考虑第二个方面就是在这个区域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我们已经建有大型精密仪器共建网络,还要搭建专家数据库的共享网络,搭建重大研发项目的共享网络,搭建科技情报信息的共建网络等等。我们希望在这个区域通过数据分享、资源共享来提高创新效能,降低创新成本。

  第三,推进创新政策共有。我们知道,成都高新区被命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西部第一个。我们也知道,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的政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在这三个市重点推进的时候,我们就想到这些政策能不能在四川全域范围内推行。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我们有些改革要与中央部委对接,我们已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个部门已经在和中央相关部委对接了,中央各个部委对我们也高度支持,正在研究进一步打破区域限制,在更宽泛范围内推进政策的使用,建立这样一种体制和机制。我想主要就从这三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另外,你谈了成德绵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关系问题。创新驱动是国家战略,也是四川省的三大发展战略,创新驱动不仅仅要依靠成德绵,还要依靠四川其他十八个市州的共同努力,所以希望全创区走在前列,先行先试,十八个市州也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推进,不是说其他十八个市州就等着三个市州出了经验以后我们再来承接。省委全会上两个文件讲得非常清楚,明确重点是发挥成德绵的引领作用,但是其他市州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明确几个方面的改革全面推进。全会也明确提出,除了成德绵外,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等都要有自己实施创新驱动的明确定位和要求,全面创新改革是希望成德绵先行先试,创新驱动是寄希望全省主动作为,这样有点有面,有先行有先试,有重点,整个创新驱动形成一盘活棋,共同推动。谢谢!

  16:10

  【媒体记者】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目前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创新举措来推进示范区建设,能否举个例子介绍一下能够代表高新区目前创新创意世界级创新成果。

  16:12

  【吴凯】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成都高新区的关心和支持。成都高新区是全国第八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但是是西部第一家,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今年9月,专门召开 了动员大会,推进成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要求,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争取实现率先突破。一是出台“创业十条”, 投入10亿支持创新创业,二是在全球范围内招才引智,着力聚集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上个月,我们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邵斯达克,也是2009年诺贝尔生物学奖的获得者达成协议,以他的名 字命名在成都高新区建立大核酸研究院。

  我们今年对成都高新区创新人才有3700万元奖励,我们今年引进海外留学创业人才和创业博士200多人,到目前全区聚集了各类人才25万,其中国家“千人计划”有69人,占全省的37%,全省“千人计划”有167人,占全省的38%。我们有全省顶尖团队15个,占全省的45%。三是开展品牌活动,通过举办菁蓉汇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双创、支持双创的氛围,我们的菁蓉汇活动开展到了中关村,也开展到了美国波士顿。

  今年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新热潮。今年新增科技型初创企业3020家,是去年新增数的3倍,新增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千万元的企业有63家。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成都高新区在科技金融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在全国高新区是走在前面的。今年我们推出“助保贷”等金融品牌,帮助300多家中小企业实现担保贷款18亿。我们今年新增创业板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到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上市企业26家,约占成都市的一半,其中创业板企业10家,占四川省的一半。同时,成都高新区已与券商签约的后备企业超过130家。

  在成都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成都高新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在高新区成长起来的企业发展态势非常好。我们的极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屏电视研发与销售,是全球第一的家用智能投影企业,出货量已连续3个月超过传统国际巨头LG。我们的蓝光英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了全球首台3D生物血管打印机,使人体器官再造有了可能。我想我就先介绍这些。

  16:20

  【四川新闻网记者】

  服务创新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前段时间成都出台了“成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四项人才新政,每年投入2亿元培养本地人才,我想请问一下,省级层面有没有类似的政策?

  16:22

  【刘东】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所以,越是实施创新驱动,人才越成为宝贵的力量。怎么样聚集人才,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 个是要搭建供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第二是优化环境进一步吸引人才,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 留人。在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强的今天,我们留人概念要强化,上下都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成都市在聚集吸引人才方 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省上也有很多集聚人才的政策,我们有吸引高端人才的“千人计划”,省政府每年拿出超过1亿的资 金建立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这几年我们已实施引进了约440人。

  第二,我们有科技培养支持计划。每年我们有超过1亿资金投入支持科技青年团队、科技青年顶尖人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第三,随着市场化不断推进,我们也注重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这项工作。今年按照省政府要求,我们建立了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首期20亿,资金的融资情况基本完成,经过批准以后我们就可以实施。20亿的双创基金主要是采用市场化方式,权益投资方式来为我们青年,为我们的“四路大军”创新创业提供支持。第四,我们还有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还有刚才曾经介绍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支持计划。所有这些汇集了我们在省一级推动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计划。

  16:26

  【媒体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体制机制障碍的,刚才刘厅长在发布的时候提到,编制科技创新“十三五”计划将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目前来看我们四川科技创新还有哪些体制机制在制约着我们的创新发展?同时四川将采取什么措施办法破除这些机制体制障碍?下一步有哪些突破?第二个问题,关于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这个基金设立的目的和支持方向,它的金额和运作模式和运作力度。

  16:28

  【刘东】

  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这几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在企业主体的培育、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军民融合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去年在三个大学、三个院所和一个县推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创新力量去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去攻克技术难关。这方面效果很好,一大批人走向了经济主战场。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也进一步在市县推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政策。我曾经到达州市的一个县去调研,这个县上有一个农科院,大概十几个人,他们通过改革,允许、激励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一个硕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去承包了大概有五千多亩的河塘,产藕的河塘。他跟我交流说自己以前在研究所,每天做完领导交办的事情就没有事情可做,他说,激励政策出台后,他就坐不住了,他有创业冲动,他说政策出台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他说,“我没有后面担忧,我就努力去干事,我凭我创新能力去干事,我就有更好的收入。”

  第二,他说我学的专业不是养殖业,是种植业,但是承包了这片河塘以后,我要想办法提高它的效率,在河塘里面还要养鱼,鱼怎么养,我得倒过来学科学技术。以前我坐在机关玩,现在我要学习。他还说,我希望社会多支持我,他说我现在渠道不通,只通过朋友介绍找了一个合作平台,他说如果有更宽泛的信息渠道,我还可以做更宽泛的服务工作。第四,他跟我讲,他说我现在做到这一步之后,我才体会到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真金白银。我问他,我说你可能今年有多少收入,他说保守讲我可以挣20万,他说以前我就拿一点点工资。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它告诉我们,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制定出释放他们潜能的政策去激励他们,就会形成千军万马的创新人才进入主战场,推动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下一步将从“转化一批、深化一批、改制一批、新建一批”四个方面选取一批科研院所开展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试点,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方面我们要做什么工作?国家已经修订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要落地就需要我们推进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改和出台。“三权”要落实,科技奖励、科技激励一定要落到科技人员本人身上,产权界定越明确,创新的效率就会越高,我们在努力推进这个工作。

  第二,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方面我们要抓四个一批。我们希望通过四个一批试点在激励机制具体量化到个人身上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在面上推广。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科技人员在转化成果当中混合制所有权的界定和享用。要承认智力贡献和智力创造的价值。

  科技成果有它的特殊属性,在没有跟实际企业和项目结合产生真正价值以前,谈成果的保值增值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我们也在探索,希望通过这种探索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按照创新要求,我们也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在研究尽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通过几方面的努力使成果转化更有保证,效果更好,这方面我们正在做方案,希望在新的一年迅速建立好、使用好、推进好这个转化基金。谢谢!

  16:38

  【李晓骏】

  谢谢刘东厅长等四位介绍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下周我们还将继续召开解读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请大家持续关注!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川网网友关注!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