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文化新闻

 

杨俊奎的山水画本文作者供图
杨俊奎先生是李琼久的弟子,也是乐山书画界仿古画的高手,他的宋人仿古画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
 
杨俊奎1964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成份等原因辍学。为了生计,开始到处打临工,后去参加修建成昆铁路。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岁月,每天肩挑背磨、挥汗如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用两年时间学会了水粉画。他画的伟人像,还得过奖。上世纪70年代回五通桥在调配站工作后,情况才有了好转,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他曾去找初中时的美术老师李道熙希望能拜师学画。但李老师让他把画画的方向定下来再说。问他到底是意在花鸟还是意在山水。如果学花鸟,可以跟他学;如果是主攻山水,那就另找高人。当时杨俊奎确实想学山水画,特别是宋人山水。他说“我特别喜欢古人的山水,尤其是从宋画中寻找自己的趣向。他们的画作既有构图美,又细腻工整,气势恢宏,有很高的审美性,让人能融入其意境。”后来杨俊奎到乐山发展,先后搞过建筑、装修,办过装饰公司,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沉浮起伏,经历了酸甜苦辣、大喜大悲的创业生活。但他最终是幸运的,在乐山扎下了根,修建了一幢五层楼房,有了自己宽敞的画室。他先是跟郭志全老师学画,后经郭志全介绍去跟李琼久老师学习山水。杨俊奎说:“在李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专业技能、受益匪浅。”李道熙老师待他也不薄,多次带他到成都见过岑学恭、苏葆桢、杨永福等川内著名画家,让他眼界大开。师从李琼久老师,他没有完全承袭师父写意山水的衣钵。他知道齐白石老人那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警句。他知道自己必须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趣向,坚持发展下去。
 
“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杨俊奎深悟此理。他以常人少有的毅力,不急不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地临摹他所喜爱的宋人董源、巨然等的山水画稿,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先临构图简单的,积累经验后再临复杂的。有时他将一幅画分解开来,先专画某一部分,如山石、树木、或峰峦,然后再合为全画。在巨量的临摹中掌握学习古人树木、山石、云水、建筑物、构图、水墨、渲染、设色等技法。由于专意于一家,避免了朝三暮四,浅尝辄止,练就了真功夫。很多人都讲,杨俊奎的宋人山水画已经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我在他的画室翻看了他几大本临古画册,少说也有几百幅,可见他功夫下得之深。在专心研习宋人画作的基础上,他又临摹了元代画家王蒙、清代龚贤和近代黄秋园的画作。笔墨功夫,日渐精进。他取号“半樵”,就源于王蒙的黄鹤山樵号。
 
在师古人,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的同时,杨俊奎也十分重视写生,从师造化中汲取营养,积累创作素材。他每年有几个月时间与同道好友到深山大川去观察自然,采风写生。川内汶川、理县、峨眉山、峨边、金口河、黑竹沟、瓦屋山、大风顶等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各地名胜美景都被他收入画夹,成为他创作的素材。他这些年来的写生画稿,已有上千幅。这些都是他创作时取之不尽的题材。峨眉山、金口大峡谷,他每年都要去几次,有时在深山峡谷写生,呆上十天半月还不想回来。如此肯在师古人、师造化上下苦功的画家,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并不多见。
 
我看了不少杨俊奎创作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幅幅气韵生动,笔墨精道,匠心独具,传统气息特别浓郁。习古而不泥古,“了法”、“用法”而不为法障,这是他的画作区别于他人的最大特点。画面风格独特,意境悠然,充满诗情画意,令人惊讶于他笔墨功夫之深厚!
 
艰辛的付出必有丰厚的回报。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砺,杨俊奎他的画已令人赞叹,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上门求画订制画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年他是嘉州画院第一批成员,也参加过乐山中青年书画研究院,但后来都不去了,只想在家静静地看书作画,或到山林中去亲近大自然。他说,我作画纯是爱好,既不为稻梁谋,也不纯粹为名和利。他一再强调说,书画的价值不是看画家头顶的光环和顶戴,全靠作品说话。
 
画家陈华先生曾写有一诗,对杨俊奎作过评价。现抄录于后,权当结尾。
 
俊奎出自寒门,
 
少小立志丹青。
 
学养有储师琼久,
 
妙趣独效爱宋人。
 
功练甲子犹未足,
 
胸存万物以为贫。
 
烟霞成癖隐逸久,
 
艰苦卓绝玉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