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港  农业农村

 

(记者 薛艳丽)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做客中国青年网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线上“2022代表委员面对面”微访谈活动,和大家分享来自基层和农业战线的建议。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青年网:欢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做客中国青年网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2022代表委员面对面》微访谈,请您先和大家打个招呼,简单和大家做下自我介绍。 

  赵皖平:大家好,我是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委员、安徽省委副主委,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进行交流,今年我也继续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了一系列建议。 

  中国青年网: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今年围绕乡村振兴方向您有哪些新的建议? 

  赵皖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三农工作在我们全党全国工作中的重心,可谓是国之大者国之重者。文件里面特别提到了两个底线,一个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初级农产品要自己供给;另一个是一定要确保没有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还提到了要扩大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像北方的大豆和南方的油菜等。这次结合油料安全,我也提出了建议,特别是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闲田,现在撂荒的比较多。我今年提出要把冬闲田利用起来种植高品质油菜的建议。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要用中国种。我觉得不仅是粮食,油料作物也十分重要,现在每年我们进口近一亿吨的大豆和油料作物,我觉得这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现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大豆的种植面积要扩大,油菜的种植面积要扩大,所以我对粮食安全也非常关注,给出这样的建议。 

  赵皖平:关于乡村振兴,去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第一年。我今年建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重乡村的规划,一定要把规划做在前面,而且在规划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千万不能用一张图纸走遍天下,一把尺子量到底。因为中国的农村面积广袤,地形地貌不太一样,文化传统也不一样,我们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切忌一刀切,防止出现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情况。乡村就要体现农耕文化、乡村文明,美丽的田园诗般的景色,千万不能像城市这样,也搞高楼大厦大型广场等。所以我在建议中提到,乡村振兴我们要科学的、合理的,因地制宜地去做规划。 

  另一个围绕乡村振兴的建议是关于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因为现在大量的农产品,在前端由于不能及时地储存分拣、冷冻运输出来,造成大量的损失,这个比重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觉得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减少社会财富的不必要浪费,因此今年我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建议。 

  中国青年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您曾多次前往全国各地调研产业发展工作,在这些调研过程中,您有哪些好的经验案例和大家分享? 

  赵皖平: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基础性的一项工作。这几年我在全国各地做了一些调研,像宁夏中部包括南部的一些干旱地区,根据自己的特色,大量减少水稻等耗水作物的种植,现在开始种葡萄,主要是用来酿酒的葡萄,贺兰山周边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当地很多县已经开始发展葡萄产业。 

  另一个是总书记曾经去过的陕西柞水县,当地利用其气候特点种植木耳,还有山西大同的黄花菜、四川阿坝州的车厘子等,都很有特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己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种植特点等,来发展因地制宜的种植模式。我去年到甘肃定西,当地的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很好,我当时也提出建议,不能光有种植,一定要将一二三产融合起来,要拉长产业链。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我觉得一定要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维,扩大价值链、产业链,使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这可能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向。 

  中国青年网:可以分享下您在未来又有哪些新的工作计划? 

  赵皖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回顾过去,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能够见证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同时,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和农业战线的科技工作者,我也清楚地了解这份成绩背后,是多少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多少暖心而感人的故事。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未来我将继续认真负责地履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尽一个农业科技战线人大代表的职责,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